无论在网络里,或是现实中,过去聊得比较好的朋友,由于种种原因,彼此都不主动与对方联系,生怕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渴望交往的内心。一直以来,希望别人主动与自己答话,显得自己的优越性和高贵,拽点,让别人去追吧,这样,慢慢地对方也感到很累,也就慢慢地联络中断了,仅仅一点的距离好像隔着千山万水。
其实并不是无法相见,而是总感到自己不受对方重视,甚至在朋友之间接触中被对方忽略,多失望的内心岂能被这种喜新厌旧的分分差异所冷落,如果你迁就了一次,下次他仍会莫视你的存在,可是往往你确实在意彼此的交往,可人家不在意,忽冷忽热,所以你也累了,不去管他了,不去想他了。
也许珍惜朋友间的友谊不应与金钱和工作掺杂,但往往很难分清,所以一时也辩不清对方是真诚地交流,或是为了工作和金钱才与你热情交往,所以希望和失望自从你开始交流起就注定是一个天平上的两个法码,如果彼此都看重对方,就会保持这种平衡,小心翼翼地呵护这份友情,否则就会失恒。
我们都渴望被关注、被关心,那怕是虚伪的礼仪和笑容,我们一直珍惜,以为对方是发自内心的那种尊重,可有时扭扭身却发现身后的笑容是多么牵强,消失的是多么快,甚至换个场合又是一番情况,所以,我们失望,甚至无视这种热情和关注。 可是往往我们却把这份热情当做回报的动力,超级地夸大自己的身份和富有,甚至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,让对方迷失在自己的风光中,可最后得到的是什么呢?最后留下的又是什么呢?也可能是收获,也可能是一抹长叹,甚至是空空的躯壳,没有灵魂的载体。 秦淮河的声声咽咽好像在我们疲惫的身边此起彼伏,可我们还是有意无意地中断不远不近的问候,让一直在好友的群里孤独的沉默,谁也不想打破这种宁静。作者: 开网 |